
血癌分期白血病分期
內容目錄
血癌分期白血病分期 目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常用的分法為
慢性期:
血液以及骨髓中只有少量的芽細胞,輕度或者甚至無臨床症狀,此期可以延續數月到數年之久。
加速期:
血液以及骨髓中較多的芽細胞。
芽細胞危象期:
血液或者骨髓中有 30%以上的芽細胞,有時可以在骨髓外形成腫瘤,如骨骼、淋巴結,甚至在腦脊髓組織皆會侵犯。

血癌分期白血病分期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(acute myeloid leukemia,簡稱AML):
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成年人,約有75-80%的病人超過20歲。依照英美法合作小組(French-American British cooperative group;FAB Classification)的分類,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再細分為MO到M7型
MO 是「微量分化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」
M1 是「急性未成熟骨髓芽球性白血病」
M2 是「急性成熟骨髓芽球性白血病」
M3 是「急性多顆粒前骨髓細胞性白血病」
M4 是「急性骨髓單核球性白血病」
M5 是「急性單核球性白血病」
M6 是「急性紅血球性白血病」
M7 量「急性巨核細胞性白血病」
現在對於白血病的分類則有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分類法,原則上仍比照FAB分類法,但是又加入了染色體及基因的變化(可用以預估治療的療效及治療後的追蹤),例如在M3的病例中,超過95%的病人其骨髓癌細胞會有染色體第15對及第17對部分區段互相對轉,基因則有PML(Promyelocytic Leukemia)及PARα(retinoid acid receptor α)的融合基因,此類病人治療後約有八成的治療率。
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(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,簡稱ALL)
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好發於 10歲以下兒童,成年人約占20%左右。依FAB分類,又可將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分為L1(小淋巴芽細胞型)、L2(大淋巴芽細胞型)、L3(未分化型)等三類型。
慢性骨髓性白血病(chronic myeloid leukemia,簡稱CML)
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好發年齡層約在20~45歲之間。與費城染色體(Philadelphia chromosome)異常有關,可分為幼年型及成年型。
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(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,簡稱CLL)
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。淋巴球可分為B細胞及T細胞,故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也可分為慢性B淋巴球性白血病以及慢性T淋巴球性白血病。
血癌分期白血病分期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
A. 慢性期(Chronic phase):
血液以及骨髓中只有少量的芽細胞,輕度或者甚至無臨床症狀,此期可以延續數月到數年之久。如果不治療的話,慢性期平均約維持 2~5 年,存活率大約是 4 年。
B. 加速期(Accelerated phase):
此期的特徵為血液以及骨髓中芽細胞(blast)大於 15%,前骨髓細胞(promyelocyte)大於 30%,嗜鹼性球(basophils)大於 20%,血小板數量(platelet counts)小於 100,000 /µL,或是無法控制的脾臟腫大。加速期平均約維持 3~6 個月。
C. 急性期(Blast phase):
血液或者骨髓中有 30%以上的芽細胞,有時可以在骨髓外形成腫瘤,如骨骼、淋巴結,甚至在腦脊髓組織皆會侵犯。